西西大胆无码视频在线,久久免费视频网址,999精品色在线播放,国产96视频在线观看

首頁 > 正文

為什么說好的新聞報道要靠好的作風文風來完成?

2021-06-08 14:25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的新聞報道,要靠好的作風文風來完成,靠好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得來。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堅持百姓情懷、人民本色,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與廣大人民群眾結為良師益友,把實踐和基層當作最好的課堂,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第一,只有堅持好的作風文風,新聞報道才能具有獨特見解和深刻思想。

  好的作風文風對于新聞媒體履行職責具有重大意義。只有深入實際、聯系群眾、貼近生活、調查研究,才能準確把握世情、黨情、國情、民情,準確把握改革發展大勢,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焦點難點,才能在宣傳闡釋中央大政方針、重大決策部署時有的放矢;才能真實、準確、全面、客觀反映我國社會生活的主流;才能全面、客觀、準確地向中央反映重要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為中央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生活是新聞的源泉,脫離了實際生活,只滿足于坐在辦公室電腦前復制粘貼,是寫不出有思想、有深度的新聞的。好的新聞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新聞記者深入實踐,經過觀察、采訪、分析和深入思考后才寫出來的。勤奮高產的記者,個個都是“飛毛腿”,他們長期奔波在新聞采訪第一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可以說,好的新聞是跑出來的,是記者用腳板“寫”出來的。新聞記者必須經常地、不間斷地深入到生活中去,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才能鍛煉出發現新聞事實的能力,才能采寫出有思想有深度的新聞作品。2015年4月,新華社組織了探尋中國“貧困角落”調研,9路小分隊、30多人,20多天,覆蓋中西部大部分貧困地區,都是最窮的村、寨、組,看到的貧困景象觸目驚心,寫出的報道打動人心。

  第二,只有堅持好的作風文風,新聞報道才能獲得情感和溫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路上心中才會有時代,在基層心中才會有群眾,在現場心中才會有感動。沒有深入一線的扎實采訪,就寫不出打動人心的精品力作。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只有多到基層、到一線、到群眾中去,深入了解國情、體察民情,深入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生存狀態,設身處地感受群眾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才能推出有吸引力和有感情的新聞作品,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和好評。

  在“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中,涌現出一批富有感染力的優秀新聞作品。以第二十二屆中國新聞獎的獲獎作品為例,中央電視臺的《走基層·塔縣皮里村蹲點日記》,記者和鄉干部、塔吉克族老鄉同吃同住同翻懸崖,涉險拍下眾多經典瞬間,真實記錄基層干部勸學過程和皮里村孩子的艱辛求學路,體現了可貴的敬業精神;解放軍報的《紅山嘴,大雪即將封山》,作者在大雪封山前趕到新疆阿勒泰軍分區紅山嘴邊防連,與連隊戰士同吃同住4個晝夜,并與官兵一起騎馬巡邏,采訪了全連官兵,報道紅山嘴邊防連官兵的感人故事,讓人重新思考平凡與崇高;楚天都市報的攝影作品《鑿天路》,作者與村民同吃同住近一個星期,在相對高度500多米的山腰最險要的絕壁間采訪拍攝,其間險些被垮下的大面積山石砸中,留下了大量的村民艱辛開山修路的經典畫面,讓人深受感動。

  又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的系列民生報道《我說我的幸福》,請最基層的農民、工人、小微企業主用發自肺腑的樸素語言說自己的幸福體驗;系列民生報道《難忘的中國之聲·2012百姓故事》,以平民視角頌揚10年發展成就,從發生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記錄時代變遷,反映百姓生活,通過工人、農民、鄉村教師等尋常百姓講述一個個發生在身邊的生活故事,全景式展現了廣大群眾生活的巨大變化。節目采制的都是在路上、在基層、在現場的聲音,始終保持著思想的深度和現場的溫度,貼近百姓,受到贊譽。

  這些新聞作品能感動人,產生廣泛影響,正是得益于其好的作風文風,得益于其“源于生活、還原生活”,擁有鮮明的人物、感人的故事、真實的場景、生動的細節,選題貼近百姓,素材取自基層,內容鮮活、文風平實親切,吸引人感染人。好的作風,就是真正走近群眾,既要身到基層,更要心入基層。只有俯下身去,沉下心來,新聞工作者才能捕捉到真情實感,搜集到鮮活素材,寫出有血有肉的新聞報道。

  第三,只有堅持好的作風文風,新聞報道才能生動活潑。

  文風連著作風,作風影響文風。生動的語言、故事,僅靠開會、看材料、聽匯報是找不出來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堅持好的作風文風,不斷深入基層,才有取之不竭的新聞素材,才能從群眾中汲取智慧,不斷創新報道方式和表達方式,使新聞報道更加生動鮮活。穆青的新聞名篇都是接地氣的產物,他六訪蘭考、七下扶溝、八進輝縣、四到寧陵、兩上紅旗渠……采寫的“河南農村見聞”組稿,講的是農民的創造,用的是農民的語言,反映的是農村經營管理體制改革這一重大主題,被稱為“歡快的田園交響曲”。

  堅持好的作風文風,還要不斷創新表達方式。群眾語言來自生活,發自肺腑,是民生甘苦、喜怒哀樂的直接表達。好的文風關鍵是“說實話、說新話、說老百姓的話”。現在有些記者寫文章,沒有個性,沒有寫作風格和語言特色,不看文章署名,就很難斷定是誰寫的稿件。他們坐在辦公室里遣詞造句,語言干癟枯燥,寫成的稿件索然無味。說的話、寫的文章,人民群眾聽不懂、不愿看,走不進群眾心里,有距離感。一名新聞輿論工作者要掌握和運用群眾的豐富語言,寫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章很難,只有想群眾所想,思群眾所思,才能真正轉變文風,寫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好文章。

  群眾語言不是編輯“編”出來的,更不是記者“寫”出來的,而是編輯記者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的過程中向群眾“學”來的。如新華社在文風方面,提倡言之有物,反對空話套話,力求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要言不煩、意盡言止;杜絕照抄照轉領導講話和文件材料,杜絕拿腔作調、居高臨下的表達;貼近群眾話語,力求簡潔、樸實、清新、通俗。開展“學用群眾語言”活動,總結了一批新聞報道應用群眾語言的典型案例,如“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困難困難,困在家里就難”“人不給水出路,水就不給人活路”等,有效增強了報道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又如在2015年全國兩會報道中,人民日報創新采用用章回體進行兩會播報,3月2日刊登新欄目《書話兩會》“第一回:委員抵京抬眼望 平年盛會不尋常”。開頭處“乙未年初,一冬無雪的古都北京,接連下了兩場春雪……”這些在章回體小說中看到的詞句,出現在了紙媒上,給人強烈的“熟悉的陌生感”,有著獨特風格。光明日報緊扣兩會議程,在報道政府預算話題時,做了一個《和小明一起讀懂“國家賬本”》的圖解通版,一改會議新聞經常被做成長篇大論政策解讀、直接記錄和官方評論方式,使用鮮活的群眾語言,通過“小明”個人繳稅、孩子上學、親戚買房等工作生活場景的模擬,把數百頁厚的政府預算草案進行通俗化解讀,將政府財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等理念詳細地傳達給讀者。別開生面的創新表達,文風清新、貼近生活,真正做到了群眾看得進、看得懂、喜歡看。

責任編輯: 張澤月
賀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995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