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大胆无码视频在线,久久免费视频网址,999精品色在线播放,国产96视频在线观看

首頁 > 正文

為什么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2021-06-08 14:15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強調要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讓全世界都能聽到并聽清中國聲音,讓世界認識一個立體多彩的中國。這些重要論述,為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國際社會對我國的關注前所未有。如何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加強對外形象塑造,更好展示我國文明進步的國家形象,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第一,這是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當今中國是開放的中國。中國和世界的關系正在發生歷史性變化,中國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了解中國。”[《習近平致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環球電視網)開播的賀信》,《人民日報》2017年1月1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深層次、根本性的歷史性變革。同歐美一些國家受困于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相比,同一些發展中國家陷入發展陷阱相比,同一些國家政治動蕩、社會混亂相比,我國的發展“風景這邊獨好”,“中國之治”與“世界之亂”形成鮮明對照。國際輿論對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鼓掌、喝彩、點贊的多了,同時抹黑和歪曲也依然存在,各種版本的“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不絕于耳。這些都反映出在世界格局深刻變化、大國關系深刻調整的背景下,國際社會對中國呈現出復雜的心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世界展現了中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給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視角。世界越來越期望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有助于提高我國國家文化軟實力,有助于增強我國國際話語權,有助于為我國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輿論環境。

  第二,這是扭轉“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被動局面的需要。

  長期以來,中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他塑”而不是“自塑”的,我們在國際上有時還處于“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存在信息流進流出的“逆差”、中國真實形象和西方主觀印象的“反差”、軟實力和硬實力的“落差”。進入21世紀以來,西方發達國家以及一些新興國家無不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傳播手段,塑造更為強大的傳播體系,以謀求更大的國際話語權,促使其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得到更為廣泛的認同。例如,西方發達國家不僅在傳統的國際媒體市場占據絕對優勢(其四大通訊社——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合眾國際社長期占據世界新聞發稿量的80%和新聞首發量的90%以上[《為什么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中國政府網,2014年1月31日。]),近年來對于國際傳播也投入了更多資源。美國除通過美國之音等傳統媒體持續對外傳播之外,還大力加強網絡宣傳,利用社交網絡開辦了“推特中文版”;法國2006年以政府補貼形式開播“法蘭西24”,用法、英、阿拉伯3個語種24小時播報國際新聞,覆蓋90多個國家;日本于2009年開通全新的英語國際新聞頻道,以填補所謂“外交影響力及傳媒能見度”與其經濟地位不符的空缺;屬于金磚國家的俄羅斯也于2005年起精心打造“今日俄羅斯”頻道,使用英、阿拉伯、西班牙3個語種24小時播出,并開設免費視頻網站。在中東、北非等地區一些國家的變局中,推特和臉譜等社交媒體發揮的破壞性作用顯而易見。

  近年來,中央主要媒體加快了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步伐,海外采編網絡和傳播平臺迅速拓展并已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例如,新華社在海外設有分社180個,駐外機構數量居世界首位;中央電視臺于2016年12月成立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使用64種語言對外播出,是全球使用語種最多的媒體機構。但是,總體上看,我國新聞媒體的綜合實力還不強,主流媒體對外傳播的國際接受度和影響力還有限,國際傳播領域“西強我弱”的態勢依舊突出,難以發揮出與我國綜合實力相匹配的國際影響力。尤為突出的是,長期以來,我國媒體借助國際傳播手段自我塑造國家形象的能力不足,各種海外媒體原本并不符合事實的“他塑”形象大行其道。具體而言,海外公眾接收中國信息的方式,主要依賴海外媒體轉引后的二次傳播,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偏見與歪曲便時常穿插滲透在其新聞報道中,導致海外受眾在民主人權、民族宗教、反腐倡廉等方面對我們存在嚴重的“認知錯位”。這些都迫切要求我們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盡快實現對外傳播由被動向主動轉變。

  第三,這是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的需要。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和社會民生等各項事業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國外受眾更加渴望了解一個真實和全面發展的中國,我們也更需要在與世界人民的交往中獲得更為廣泛的國際認知。這不僅是為自己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必備的國際環境,也可將集數千年文明而成的“中國智慧”傳播于世界,為世界發展新秩序的完善和人類未來的健康發展,提供寶貴的中國方案。因而,加緊建設和增強自己的國際傳播能力,盡快地變“他塑”為“自塑”,就成為當前的關鍵任務。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新的歷史起點,對外傳播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好機遇,具備了前所未有的好條件,也擔負著前所未有的歷史任務。我們有責任懷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講清楚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歷史命運、基本國情,回答好中國為什么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什么管用等重大問題,闡釋好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文化,向世界展示好4個“大國形象”,即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化大國形象,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的東方大國形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作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

責任編輯: 張澤月
賀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9955601